午后的阳光斜照在陆家嘴的玻璃幕墙上,陈默推开环球金融中心52楼的窗户,手中咖啡蒸腾的热气与黄浦江的雾气交织。这位从业十二年的私募基金经理,最近频繁在同业私宴上听到『佰朔资本』的名字。
『他们的配资利息能压到月息0.8%,比行业均值低30%』陈默转动着尾戒说道,『但查遍开曼群岛和香港公司注册处,都找不到完整股权架构』。他电脑屏幕上正显示着某离岸数据库的查询记录,『佰朔』的注册信息像被精确裁剪过——2018年出现在英属维尔京群岛,2020年转至塞舌尔,最近却在内地某自贸区发现影子公司。
这种『游牧式注册』在陈默看来是典型的监管套利。『低利息背后是杠杆嵌套,他们用境外主体吸收资金,再通过QFLP通道回流』。他调出三组数据对比:佰朔宣传的8%年化综合成本,实际包含4层通道费;其『特殊券源』实为跨境收益互换;而办公地址在上海前滩的『亚太总部』,工商登记却是家政服务公司。
某次深圳湾游艇会的偶遇让陈默窥见真相。佰朔的联合创始人酒后吐露,其真正控制人是某上市公司实控人的白手套,『我们在西非还有矿业抵押物』。三个月后,陈默发现该上市公司公告了钴矿收购案。
『现在他们用AI量化包装成科技企业』陈默指着佰朔新发布的区块链白皮书,『但你看这串合约地址,链上数据显示90%交易量来自三个关联钱包』。窗外的暮色渐浓,他最后调出一张资金流向图:『当心那些注册在自由贸易港的金融科技公司,它们的实质可能是跨境热钱的中转站』。
2025-07-10
2025-07-10
2025-07-10
2025-07-09
2025-07-09
2025-07-09
2025-07-09
2025-07-09
2025-07-09
2025-07-09
2025-07-09
2025-07-09
2025-07-09
2025-07-09
2025-07-08
2025-07-08
2025-07-08
2025-07-08
2025-07-08
2025-07-08
评论
华尔街之狼X
作者把灰色套利链条写得太透彻了!我们基金去年就吃过佰朔的亏,所谓境外抵押物根本找不到产权登记
金融老炮儿Z
终于有人扒皮这些『金融科技新贵』了,建议深挖他们与地方招商部门的关系链
韭菜观察员K
看完后背发凉,原来我们配资的钱可能正在帮人洗矿产?监管部门该动真格了
陆家嘴夜未眠
陈默这个人物塑造绝了,真实再现了我们尽调时遇到的『皇帝新衣』式尽调报告
资本迷宫T
文章里提到的自贸区注册漏洞确实存在,我们律所最近处理过类似结构的合规整改